
步行街在全省像雨后春笋般的展开,但都投入大、产出少,不如预期,究其原因:
1、对步行街业态属性(或个性)的了解:步行街是市民逛街休憩的场所,属一般性消费(大众、中档或以下),应以“大文化”为商品主流,并结合大量专卖店或特色大店(含咖啡店、速食店等)甚至专业店以活络市场。
2、过于重视硬件,其街道的设施虽以到位,唯欠缺一些自然悠闲的气氛(如公共电话、休息椅、广场演示场等)。
3、仍出于对“规格”概念的欠缺:
(1) 街道宽度与长度比率
(2) 幅地不广,规模不够
(3) 店铺的长╳宽╳高的面积总量不足
(4) 3赢理念不足,尤其经营户过于自私及狭隘心态
4、主导者如有更好的商业意识,应在前期规划时,与开发商充分的沟通,且提出具有主导性的主题方案,并对商业的理解与品牌的建立有共同的认知。
(五)名店街的开发概念(提纲内容另说明)
1、什么是名店街?
2、名店街的店铺属性与风格(如何组合)
3、动线与店柜的规格比率及进与出的流动回转关系
4、经营模式与市场空间
(六)总结:
1、开发商对商业认知的态度(尊重商业,虚心探讨,慎选伙伴,强墙结合)
2、规划、规格、还是规格的规划原则(即地产与物产、店铺与业态、店柜与门店等的规格)
3、商业地产的市场空间广阔,价值无限,但请体会“水能载舟,亦能覆舟”之道理
发表评论
要发表评论,您必须先登录。